人類心智在探索自然世界的奧祕時,獲得了驚人的成就。但當我們把同樣的智性與方法用在研究人類社會時,其成果就遜色很多。歷代不乏學者嘗試將數理方法迻用到社會領域,但終究無法建立起所期待的「精確科學」──沒有漂亮的公式、精確的數據,也沒有絲毫不差的預測。

 但那是過去,現在則不一樣了,科學作家 Philip Ball在《用物理學找到美麗新世界》一書裡如此說。他認為,藉由運用新的科學理論和數學模型,移植從物理學得到的洞見,一門可稱之為「社會物理學」的新學科已經形成。

 促成突破的最重要因素是一項觀念上的變革:單一個體的行為是難以掌握和預測的,但當他們匯集成群體時,各種獨特行徑往往會互相抵消,從而浮現出容易辨識的輪廓。所以,與其去分析每個個體的行為,不如去探討個體之間如何相互影響而形成集體。

 這其中,作者花費最大篇幅討論、也最常借引的物理現象是「相變」,也就是物質如何從某種狀態突然變化到另一狀態,例如水結成冰,磁鐵因為高溫而失去磁性。

 在探討交通的章節裡,我們可以看到,車輛被比喻成粒子(雖然有人開車莽撞,有人謹慎,但相互抵消後,大家都差不多),車流就像粒子的活動。根據交通科學家的分析,車流有三種狀態:暢通的、同步的以及塞車。三種狀態的改變都是突然發生的,再基於其他一些特性,作者問:「這種情況是不是起來很耳熟呢?」不問可知,他指的是物質的氣態、液態和固態。

 塞車和結冰像不像並不重要。重點在於,只需藉由幾條關於車輛如何互動的假設,科學家就可以模擬出極為逼真的交通況狀,從而提供路況預測,並可作為交通政策的參考。

 圍繞著這道主軸,作者歷舉各種新出的理論以及它們在社會科學上的應用。他所處理的課題包括交通、經濟市場、戰爭結盟、犯罪率、投票行為、公園步道的規劃……,視目前的研究發展,各項主題的討論篇幅長短互異,其中引用的理論也不一而足。假如你是熟悉科普書市的讀者,那麼自從暢銷書《混沌》以來的各種新名詞,如自我組織現象、臨界點、冪次律、小世界模型、對局論……,在此都出現了。

 這種無所不包的企圖,優點在於提供讀者一個縱覽全局的廣大視野,但是也造成本書有點令人生畏的厚度,而且對於某些理論的介紹也略嫌簡略。

 相較於其他同性質著作,本書最明顯的特點是它濃稠綿密、旁徵博引的「英式」寫作風格。霍布斯、亞當‧斯密等古典學者是貫串全書的主角,自由意志和決定論之類的哲學問題也不時浮現。在行文的細節上,作者也不時塞入一些冷僻的事實,例如白衣天使南丁格爾也是物理社會學的提倡者;我們所謂的拉普拉斯式的決定論,其實早於他的Boscovich 已有類似說法。這些不但為本書增添了人文氣息,也更能將書中課題放入歷史脈絡中,讓人更能領略其意義。

 儘管如此,雖然書中引介的各種研究成果充滿驚奇或允諾,但一路讀下來,卻令人不免疑惑,那被討論的對象──社會──卻似乎面貌模糊。它似乎是個我們都清楚的東西,問題只出在怎麼去量度它,怎麼把它套進公式和模型裡。但真是如此嗎?如果我們找到了犯罪率的關係曲線,就表示我們瞭解犯罪問題了嗎?

 這也不免讓我們揣想,譯本所採用的書名《用物理學找到美麗新世界》是否是對本書最後一章「邁向烏托邦」所提出的後設批評。(趙學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t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