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少也賤

 「成功地揭露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面,完成了無產階級文學從昭和初期以來想完成而未完成的使命。」這是已故日本文學評論家伊藤整對松本清張的評價。跟想像的不一樣,很奇怪,對不?沒關係,再來一位,還是很有名的評論家平野謙說的:「清張的社會派推理小說是無產階級文學的理想在戰後的體現。」──阿現在是怎麼了?連推理小說都跟無產階級文學扯上邊了?這個松本清張,真的是我們所認識那個大眼厚唇,戴個黑框眼鏡,很會「寫推理的」松本清張嗎?

沒錯,就是他!松本清張,昭和文學巨匠。請注意,是文學巨匠,而不僅是推理巨匠而已。巨匠之巨,橫也成嶺側成峰,你若僅能站在一點看,大樹看清楚了,卻也錯過了更大的叢林。台灣人看松本清張,只知道他是推理小說家,因為翻來譯去,行銷宣傳講的總是這個。殊不知,清張文學一樹三枝,枝葉成蔭。推理小說、時代小說、紀實文學,三位一體,構成了巨匠面貌。大樹根柢則是一片無垠,初衷難忘,總是屬於弱勢者一方的無產階級土地。或者這麼說吧,松本清張乃是代表無產階級普羅大眾,用筆用文字來跟戰後籠罩日本列島的資本主義怪獸戰鬥的。原因為何?請從此書中找答案。

《半生記》的半生,指的是松本清張從出生到44歲獲得芥川獎的歲月。半生裡,輾轉流離,飽更憂患,從貧民窟出身,奮力向上掙扎。失學、當工友、學徒、約聘完稿人員,甚至還到處流浪賣掃帚。「從十六歲開始幫忙家計,直到三十歲為止,因為家庭和父母的因素讓我的人生寸步難行──我幾乎沒什麼值得懷念的青春可言。前半生都是慘白黯淡的。」「一心只想把生活安定下來,過了二十歲,我從來不曾在十一點以前回到家。」這樣的艱苦的生活,與後半生的文豪生涯相比,不啻雲泥之別。但正是因為這樣的出身,讓他深刻體會人間的無奈,人生的無據,以及人性的無明,從而開創了「動機比破案更重要」的社會派推理小說,將戰後日本推理文學帶往另一座高峰。也是因為這樣的出身,讓他嫉惡如仇,總是想揭穿隱藏權力運作背後的真相,暴露更可能的歷史面貌。所以,像他這樣的一名作家,即使受到日本讀者瘋狂喜愛,即使一書之出,三島震動,卻還是不為當權者所喜,「國民作家」的封號、「文化勳章」的光榮,終其一生,就是沒他的份!只是,清張生死無憾,畢竟,作家的勳章有而且只有一種,那就是讀者的肯定。

不是三級貧戶出身者,就會被富貴所淫,就註定背叛其階級立場的。此時此刻讀此書,讓人感慨更多,掩卷難說。也更相信,動機比破案重要,有些人早被宣判了!(傅月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t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