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名的歧視,結構的困境

《泰利的街角》Elliot Liebow/群學

「泰利的街角?泰利為什麼在街角?」因為他找不到工作。「在街角就找得到工作嗎?」也不一定,但找臨時工的貨卡,總會經過,機會大些。「泰利為什麼不去應徵,那比在街角晃蕩好吧?」問題是,他的學歷不行,常不符合徵人條件。「那就去進修啊!」全家生計都在他身上,花時間進修是不切實際,他也沒興趣,他需要的是工作!「那就找啊,不是說『肯做牛,不怕沒犁拖』嗎?」那要看是什麼犁了。泰利要的是一份穩定的工作,每月有固定收入,可以讓他拿回家去。要求其實也不多,但他就是找不到!「豈有此理?會不會是根本就是他太懶了,成天在街角跟人稱兄道弟,日子好混嘛。」不能這樣說,他混街角也是不得已的。「怎麼說?」至少「換帖」哥兒們會罩他,有福同享,有時還可拿些錢回家。乾姐乾妹們也願意聽聽他的無奈與辛酸……。「所以嘛,就是懶就是混,難怪找不到工作。泰利到底是誰啊?」他不懶也不混,他是心事無人知哪。

泰利是1960年代初期美國華盛頓特區的一名黑人男性。他想要一份穩定的工作,想要當個有尊嚴的父親與丈夫,卻總是不能如願,只好在街角的外賣店流連,直到碰到一名美國天主教大學人類系博士生Elliot Liebow。Liebow以泰利為主要對象,「參與研究」這一城市社區裡的黑人男性對工作、家庭、婚姻、朋友的態度。從而理解到,「這些在街角尋求溫暖的黑人男性,是一群深受主流社會價值所影響的人,他們有著和一般人一樣的期望,希望有穩定的工作、有足夠的收入可以讓家人過個像樣的生活、充滿愛的夫其和親子關係、受到周圍的人的尊重等等。他直也知道,要有付出才會有收穫。」但他們失敗了。為什麼?

Elliot Liebow認為主流社會對都市黑人存有積漸以成的刻板印象,例如認為他們懶惰、不負責任、愛惹是生非、沒有家庭觀念、價值混淆等等。事實卻非如此,這群人很可能即是這一偏見以及工業化所致社區階層變遷的受害者。換言之,他們不是天性懶惰而找不到好工作,而是因為「人們認定他們懶惰」,所以找不到好工作。越找不到好工作,他們只好花更多時間在街角尋找溫暖的可能;而越在街角流連,卻越加深人們認定他們懶惰的印象。如此,陳陳相因,互為因果,最後的結局,便是永遠存在且越來越多的的「泰利的街角」了。

此書是社會人類學名著,1967年問世以來,由於其獨特的視角,精闢的論證,加上宛如小說般的筆調,迄今已暢銷百萬冊以上,成為美國黑人研究必讀的經典。40多年後終於翻譯成中文,為時雖慢,但作為理解臺灣少數民族、弱勢族群,乃至日益增加的城市街民的困境,自有「他山之石」的價值。或可促使我們深刻思索,關於臺灣原住民的刻板印象,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污名化」的結果,又為他們製造了多少困難?同樣的,外勞、外傭、大陸新娘、性工作者的類似問題,又在哪裡?該如何而能獲得舒緩?好書未必讓人讀來心情愉悅,卻一定可以讓人貼近理解他者,從而產生同情與悲憫,社會或者即因此而能更加健康一些吧!(0904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t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