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學》Tom Vanderbilt/饒偉立譯/大塊

關於開車上路,我們直覺會以為它是極其平常的事,其中或許涉及一些習慣和經驗,再有的話,頂多就是些道德啟示,但很難說有什麼學問在裡頭。如果你也曾這麼想,那麼Tom Vanderbilt 的《馬路學》會是一本讓你徹底改變看法的著作。

翻開本書,令我們驚訝的第一件事是,交通問題並不是新鮮玩意兒。遠自古代的羅馬城和龐貝城就有嚴重的交通問題,這種情形到了中世紀和現代只有更形惡化。十九世紀時,「速度太快」的自行車曾引起社會的集體憤怒,許多城市完全禁止自行車。

如此看來,自從都市和運輸工具出現後,交通問題就與人類同在。這使我們不由得懷疑,大家所熟知的戰國時期臨淄城路上人擠人、車碰車的景象(「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或許不僅僅是因為城市的熱鬧繁華,也可能是因為交通規劃不當。

而歷史回顧還只是開頭而已,在接下來的章節裡,作者根據豐富詳實的資料、實地調查和專家訪談,從各個角度向我們展示「交通」這個問題。

簡言之,開車的複雜度遠遠超乎想像,其中包括了至少一千五百項技術,而駕駛人隨時都必須接收並處理大量的資訊(時速三十英里的車速時,每分鐘1320項)。然而,人類的感知、思考、分析能力都有很大的侷限──我們容易分心,經常看漏東西,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對距離和速度的估計又總會出錯。而當這麼多不完美而且性格各異的人全都擠到路上時,其集體行為更是難以預期,所以各種改善措施總會帶來副作用或反效果,即使有效,也難以持久。

這些是從科學和工程的角度,把交通當成技術問題來處理。但是我們都知道,種種人類現象背後都有社會和文化的因素在牽動,光看技術面是不夠的。這一點在「從交通看世界」一章裡得到了很好的發揮,作者造訪世界各地,探討各國的開車行為和交通文化。雖然塞車是普通現象,但是不同社會的應對態度和方法,有著極大的差異,從這個角度來觀察,也是一部有趣的世界風土誌。

那麼,交通問題是否完全沒救了?科學研究和幾個實驗性的案例得到了好些違反我們直覺的結論,例如,慢即是快,愈危險的道路反而愈安全。

最具啟發性的例子是在荷蘭所做的幾個設計案。它們的設計者認為,公共空間可以區分成交通空間和社會空間,前者是純粹機能性、「缺乏人性而只有車輛的標準化世界」,例如高速公路。但在村鎮裡,街道不僅是車輛的輸送帶,還有各式各樣的人性用途。如何把城市還給行人,用社會空間來取代交通空間,是這些設計的核心理念。如此一來,不但環境品質得到明顯改善,而且交通狀況也連帶地大幅提昇。

整本《馬路學》讀下來,令人不免訝異:這麼重要(而且有趣)的議題,為何從來沒有人如此認真地談過?我們是不是太把開車和塞車看成是平常不過的事,以致於視而不見,忘記了它也是一個文化問題和生活問題?我們並不是別無選擇,非得過著永無止境的塞車生涯,一切端看我們如何想,如何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t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