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這個時代所認識的網路,是在線路裡。是一個hinet、seednet等寬頻公司為基礎,各種螢幕瀏覽器為介面的世界。從這裡看到的世界可能很大,但從某個角度,也可能很小。

在十八世紀南歐,讓圖書串起來的最大網路系統是「小販」的世界。這些小販走遍歐洲,不但將新的知識帶到偏遠的地方,還能穿越法律的界線,讓禁書得以流動。這些人利用小村落作為倉庫,背著書籍越過庇你牛斯山、阿爾卑斯山,讓所有販賣的書籍都霑上露水。

這些人不同於我們見過的賣書人。不同於誠品、金石堂員工,沈重的背包裡除了乾糧與印刷品之外,可能還有精緻的織品、藥物、餐具、手錶、手帕。他們除了賣書,隨時能夠說一段旅途上的故事、唱一段美麗的歌謠。

《追尋歐洲小販的歷史旅程》就是這群圖書小販從崛起到消失的深度故事。

在這本書,「小販」指的是主要由山區居民組成,在城鎮間進行貿易的人。這些人的內部如何進行貿易?他們之間有怎樣的緊密血緣?有多少種不同的小販類型?更重要的是,這本書如何打破過去對這類人「自由靈魂」的想像?目前沸沸揚揚的信貸制度,是如何讓這些「自由」移動的人緊緊地「綁」在土地上。

這群被人蔑視的商人如同岩漿,從山區汨汨流下,成為文化傳播的重要推力。即便當時許多人不識字,放本書在口袋裡,依舊會讓他們感到安心。那個時代,文化具有是神聖力量的一部份。

隨著著作權法興起、移民法與行會力量的改變,小販與其網絡在十九世紀慢慢消退,慢慢進入到我們親眼目睹的店鋪零售制度,以及再後來我們更為親暱的網路書店。

台灣是個小販制度蓬勃的地方,每天因為小販產生的地下經濟不知道佔了「地上」經濟多少倍。但卻真的很少有人能夠追溯出一條清晰的「小販」發展網路,換句話說,我們對於這些熟悉的臉孔是多麼陌生。

圖書更是如此,光看這本書的封面及出版社的介紹,完全無法知道這是一本售書的早期歷史,更重要的,是一本網路與書的歷史。(周易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t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