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簡體版

新書發表會現場實況


主題:《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新書發表會
時間:2009年11月23日 14:00
地點:北京涵芬樓書店2層
嘉賓:
郝明義---- 《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作者、臺灣大塊總經理
沈昌文----前三聯書店總經理、著名出版業前輩
苗洪----天津華文天下圖書有限公司副總編
主持人: 何婷----騰訊讀書頻道主編、騰訊盛世龍門陣主持人

活動特點

1.有故事的人講述人生轉折經歷,數件郝明義親身往事第一次公佈於眾;
2.著名出版人沈昌文老師的意外光臨現場,稱郝明義為自己的老師,受益無窮;
3.現場提問,問兩岸文化差異、問年輕人閱讀取向、問心靈勵志修養;積極熱烈;
4.出版方代表談“心靈雞湯式”的佛禪類讀物對於當今社會的意義,發人深省

郝明義
——因為西方的《聖經》常常做的開本,可以做一個版本,讓人帶著去旅行,很方便的閱讀。所以我希望《金剛經》做好之後,可以在我去旅行的時候陪伴我。後來有一位企業家跟我講,他去旅行的時候就帶著這本書。我覺得很欣慰,達到了我希望做到的事情。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不被任何表像的困擾限制所困,並且每個人都有能力不斷提升自己的生命層次,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
—一個人只要相信自己的生命可以不斷的提升,總是不被一些因素所困,這些因素有些是客觀限制所破,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心念所困,
1郝先生.jpg  

沈昌文
——如果說郝先生是大陸長大的我要歌頌他,他是用我們年輕時候用的學毛主席語錄的辦法,活學活用。
——現在看起來我們組織這些事情,講國學,包括中間的佛學有很深遠的意義,就看我們怎麼理解,怎麼去操作,怎麼去活學活用這些概念。
2沈昌文.jpg  

苗洪
——我們當時在引進這個書的時候,首先看中的,一方面是講自己,另一方面是講自己的經歷,講自己的思想或者人生的抉擇方向、自我束縛、自我解脫,實際上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可能他靠的不是佛典,可能是靠另外的書,是通過這樣一個過程,這本書很有典型意義的。
3苗洪.jpg 


4發佈會現場.jpg 

新書發表會實況
        
第一部分:關於這本書的初衷(作者 / 出版方)
    
何婷:歡迎大家來到今天的新聞發佈會現場。在座的各位都拿到了《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這本書。在座有很多人和我一樣,在聽到“金剛經”三個字的時候覺得高深莫測,隨之而來的會有一些疑問,比如《金剛經》究竟寫什麼,它適合什麼樣的人讀,應該怎麼樣讀《金剛經》,如果讀不懂又該怎麼辦。今天非常希望通過和二位嘉賓的談話來解決這樣一些疑問。當然我今天也非常高興,除了看到一些長輩、老師在場之外,也看到了和我年齡相仿的人來到這裏,這樣一本書在我們這樣一個年紀是一個指南針。“每個人都應該站巨人的肩膀上前進”,我相信大家來到這裏看到這樣一本書,已經在原來的基礎上前進了。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工作人員為這場發佈會精心準備的PPT。

大家通過看了這個PPT以後應該已經深深的瞭解了這本書。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出席今天發佈黑的嘉賓。首先是臺灣著名出版人文化評論人,也是作家,同時也是《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作者郝明義先生。接下來這位大家可能很熟悉,華文天下弘文館總編苗總先生。介紹兩位嘉賓之後,今天我們還了一位特殊的嘉賓,他坐在你們當中,我提議大家用熱烈的掌聲獻給他。下面請苗總給大家講幾句。

苗總:很感謝大家出席今天這個活動。這次華文天下出版公司有幸和郝明義先生合作《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我個人覺得在國內出版是很有意義的事情。為什麼這樣說呢?郝先生這本書講佛,讀《金剛經》,實際上是在談自己的心路歷程,怎樣在讀經典或者讀佛典的過程中不斷的印證自己、指引自己的方向,包括每個人都有的一些雜念,怎樣去把握自己方向的能力。我覺得它不僅僅是一本探討佛經的書,更多的是反省自己解讀人生的書。這方面郝先生待會也會談到。從出版者的角度來講,能更多的做這樣的作品,也是希望能給廣大的讀者帶來一種新的思考問題的方法。很感謝郝先生把這本書交給我們出版,同時也感謝郝先生能從百忙中抽出時間來參加我們的活動,非常感謝。 
   
何婷:這本書開篇說是要把這本書獻給還在生命力尋找人生方向的人。這是不是也是你寫這本書的初衷? 

郝明義:當然。因為每個人都在找尋自己生命的方向,但是有的人很早,譬如像臺灣漫畫家蔡志忠先生就很早,他小學一二年級就知道他要當漫畫家,他到初中一年級的時候,毅然決然的不讀書,中學也沒有讀完,自己到臺北當學徒畫漫畫。所以有的人很早六七歲,甚至還會更早。但也有人會很晚,像我就是到40歲才知道我人生的方向到底是什麼,40歲之前我都是迷迷胡胡。當然是努力工作的,但是一方面在工作的時候,一方面都在東蕩西望,雖然我進出版業16年,也做了公司總經理,即使這樣也沒有找到方向,還是在想會不會有更好的東西等待我,會不會有更多的事情在前面發生,是不是準備轉行。所以我寫電腦城市語言,轉行到電腦業會更好。後來也寫了很多電視劇本。總而言之這一路雖然一直做出版,但是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別的行業的好奇跟東蕩西望,總覺得人生還有別的東西更適合我做。但到了40歲那年我才突然發現,我應該做出版這個工作。相對而言,那個7歲的蔡志忠,我就差了33年。也有人講40歲還是早的了,有的人可能到50歲,搞不好退休之後也不見得真正知道自己這一生的目標。所以每個人都在找生命的方向,我希望這些過程能夠講出來,對其他也在尋找方向的朋友有一點參考。

5發佈會現場.jpg 

關於出版方的讀者定位 
    
何婷:我想問苗總一個問題。談到《金剛經》有人認為一定是有人生閱歷的人來讀才好。你在出版這本書的時候定位是怎麼樣的? 

苗總:像這樣的書來幫助大家尋找人生方向,不是可以由年齡定的。像郝先生剛才說有的人7歲就明白了自己未來要走的路。它應該說是對所有想這個問題,或者說要解決這個問題的人,都是適用的。我們當時在引進這個書的時候,首先看中的,一方面是講自己,另一方面是講自己的經歷,講自己的思想或者人生的抉擇方向、自我束縛、自我解脫,實際上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可能他靠的不是佛典,可能是靠另外的書,是通過這樣一個過程,這本書很有典型意義的。

何婷:我知道華文天下最近出版了一系列佛禪類的作品,你覺得出版這樣的書籍有什麼意義? 

苗總:很簡單,現在讀者越來越有這方面的需求,需要新的內容上找一個支撐點來重新校正自己的人生方向。宗教可能就是其中的一個。回到中國來說,我們從古代的禪佛的哲學智慧,實際上我們不是要去研究那些理論,大家更多的還是想關照自己的生活。現在流行的像禪佛的通俗的書,實際上是大家在尋找。 
 
何婷:郝老師您覺得《金剛經》對都市人來說有什麼意義?

郝明義:我在1983年、1984年的時候發生一件事情久久不能釋懷。因為我在韓國生長,在18歲的時候去臺灣讀大學。我在讀高中的時候,當時我朋友的妹妹吉他彈的很好,雖然不是常來往,但也是朋友。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八三八四年我在臺灣的時候,我是雜誌社的主編。有一天我在辦公的時候接到一個電話,電話裏面那個女孩子很開心的說,她是誰誰誰,終於找到你的電話了,好久不見了。我一聽就知道是我同學的表妹。很奇怪的,就在她說他鄉遇故知的感覺,很熱情的講了一番話的時候,她說你記得我嗎。我莫名其妙的回答說,我不記得。當然電話那端感覺到被潑了一盆冷水。後來電話掛掉了。我很奇怪,為什麼我會說不記得她呢?明明我是記得的。人家又沒有開口跟我借錢,我又沒有跟她有什麼別的瓜葛糾葛。通通沒有。但是為什麼那一刻我說不記得呢?這個事情實在太奇怪了,我不知道為什麼那時會這樣的回答。最莫名其妙的是,大家在臺北還會見面,見面之後你說不記得人家,就裝作從頭到尾不記得好了。我倒去跟人家打招呼。這樣的話永遠不能好好的交往了。所以這個事情變成我心裏很大很大的遺憾,無法釋懷。當然後來我知道,有一些人生的某些時刻是你沒法掌控念頭的。佛教裏講“無明”,就是你無法掌控沒有理由的念頭。在那個時刻我莫名其妙的會這樣回答人家。 

後來有一個新聞,當然不是發生在我身上。一個沒有來由的沒法控制的念頭,給你造成的傷害不只是像我這樣變成永遠欠她一個人情,總是欠人家,後來再道歉我都不知道怎麼道歉,變成永遠難以釋懷的愧疚的事情。但有的時候發生在另外一個時刻,可能造成的傷害並不是這樣。在有一年臺灣報紙上我看到一則新聞,有一年索甲爾發生一起殺人案,那個女人死的很慘,又像是奸殺又像搶劫。不但如此,那個女的死了之後,她身上還放報紙燒,顯然要焚屍。那個新聞鬧的很大。後來這個案子破了,這個女孩子家住三樓,是她對門的鄰居,鄰居父母的小孩。這個鄰居在臺灣教育界有很高的地位,他的小孩也讀很好的大學。暑假,她早上出門,發現對面家裏沒有關好門,就進去看一下。一下被那個女的發現了,就叫小偷。結果他想我這麼好的背景怎麼能被人家說是小偷,就稀裏糊塗把人弄死了,掐死之後他怕人家聯想到他,就故意製造一個很兇狠的現場,又拿報紙燒人家。看了那個新聞給我的震撼也很大,你不小心開了鄰居的門,推了一下,結果被人撞到了以後,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忽然所有東西都發作,然後把人弄死了。

當一個人的念頭不受人自己控制的時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其實人都是念頭的產物,每個人24小時都是在念頭的驅動下積極的賺錢,或者有意的想要逃避紅塵。有的人念頭用的很好,讀了些什麼書,也許會發展很好。但大部分人都不是這樣,我們最常見的人都是掙扎於念頭之間,一天總要做抉擇,要不要見這個人不見那個人,到了東想西,到了西又想東。或者有的人永遠沒法為十年前的某個念頭糾纏無法忘懷。甚至還有的人只為了未來十年發生的事情在那興奮,他永遠不去看現在做什麼事情。形形色色的人,人不是為過去的牽頭牽絆就被現在的念頭所左右,再不然就是在虛幻的念頭上。如果說人生有所命運的話,大家都常講命運是個性形成的。事實上個性成長是習慣形成的。一個人的命運應該是機會所形成的,你碰到什麼機會形成的。但是機會本身是被個性形成的,你是這樣的個性通常就會碰到這樣的機會,你是那樣的個性就會碰到那樣的機會。所以碰到什麼樣的機會跟你的個性有很大的關係。

個性是怎麼形成的呢?個性是習慣形成的,你的習慣就是看到某些人不順眼,某些人一看就會喜歡,看到某些事情會愛做,看到某些事情怎麼樣都不想碰它,因此會形成個性,這就是習慣。其實習慣也是念頭,念頭的出現是念頭在決定我們的一些習慣,習慣形成了我們的個性,個性影響到我們碰到什麼樣的機遇機會,最後這些機遇機會才能形成。倒過來講,如果這樣想的話就知道,如果我們回頭從念頭開始練習面對,認識念頭,甚至設法調整念頭,調整念頭就是調整習慣,調整習慣就是調整個性,調整個性就是調整機會,最後你的命運也會跟著改變。
   
沈昌文對於《一隻牧羊的金剛經筆記》的看法    
  
何婷:所以《金剛經》現實的意義就是怎麼來管理自己的念頭和調整自己的念頭。大家翻開這本書可以看到書的第一篇序是沈昌文老師講的,下面我們請沈老講兩句。 

沈昌文:我每天下午都在這個方向活動,所以今天就過來聽聽郝先生的弘論。郝先生研究《金剛經》等等我聽說了很久,我自作聰明,我認為這是郝先生自己精神安慰的一個辦法。我想郝先生是需要精神安慰的,因為大家知道他行動不便,又有很多理想大概不能實現,所以心裏很苦悶,就要念佛經,就要念《金剛經》,這是我的傳統看法。所以直到他寫出書來,我一看那個書的標題就嚇了一大跳,《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這個“牡羊”跟他有什麼關係呢?仔細一看才知道,裏邊有深一層面的,他開頭講到他的星座,過去弄錯了,其實是牡羊座。星座我還略有知識,我知道牡羊座是進取的。他去讀《金剛經》,這個題目點明了他讀《金剛經》的用意在哪里,並不是我原來想像的白天很苦悶,晚上想取得精神安慰,念念阿彌陀佛然後安然入睡也算度過了一天。完全不是這樣。

等看完這本書以後,我覺得完全不能想像,如果說郝先生是大陸長大的我要歌頌他,他是用我們年輕時候用的學毛主席語錄的辦法,活學活用。毛主席語錄在座各位可能還比較深,至少比郝先生熟悉一點。我是太熟悉了,我在東城區域做出版工作,不斷的念毛主席語錄,全是認為它給我力量,給我可以工作的方法等等。郝先生的研究,他的寫作完全是活學活用。我這裏沒有攻擊的意思,我不是林彪,我完全是淺層的認為郝先生是一種非常靈活的學習方法在那裏研究《金剛經》,從那汲取力量。我看了這本書以後,我也改變了對佛經的看法。

當然我的經歷不夠,我現在研究不了《金剛經》,我只會打坐,打坐已經實行了五十幾年,商務印書館跟這本書同時放到店裏的還有一本我推薦的《小中天打坐》,這本書今天沒有了,我不知道為什麼。這本書完全消極的,可是給人精神上安慰的辦法。我實行了五十幾年,勉強活下來,得益於它。郝先生這本書最後一章我當然有領會,可是前面的完全是新的,我完全像讀《毛主席語錄》那樣獲得新的理解、新的知識、新的概念,儘管我認識郝先生二十幾年,我完全不知道他的力量相當一部分來自這裏,我聽說他念佛經有十幾年,我於是認為他是為精神安慰,因為苦惱,覺得很多事情,上海話叫“擺不平”,於是他要進取。這個真值得我們改革開放時期的年輕朋友研究的、考慮的,甚至學習的。因為我想這個牽扯到在改革開放時候忽然提倡“國學”,當然了有一部分意義是弘揚國粹,可是總覺得像我這樣學過共產黨給我的“五四精神”教育以後,我總覺得國粹是消極的,不是積極進取的,不是改革開放的,跟改革開放的精神不符合的。可是我通過這本書,看你怎麼學習、怎麼理解,我也懂得現在提倡改革開放,我跟很多中華書局出版的《百家講壇》,現在看起來我們組織這些事情,講國學,包括中間的佛學有很深遠的意義,就看我們怎麼理解,怎麼去操作,怎麼去活學活用這些概念。我感謝郝先生給我又上了一課,這二十年來他給我上了好多課,現在他又給我上了一課。謝謝。

何婷:謝謝沈老。剛才沈老說的打坐方式,大家可以看一下白皮書的最後,郝明義先生也教大家怎麼回家打坐,講的非常詳細。郝先生聽了沈老的這樣說怎麼想,你給他上了好多課。

郝明義:我在1989年發生蠻多事情,第一次來大陸,第一次去法蘭克福書展,第一次讀《金剛經》。一開始讀《金剛經》,很多人覺得很神秘高深。佛教一方面是宗教,但是一方面又會超越宗教之上來解釋,原因在於一方面有虔誠的祈禱,另一方面又有《金剛經》這樣的經,使它超越一般宗教之上。它不再是膜拜外面任何一個多麼崇高聖潔的神靈或者佛菩薩,它是回到每個人的內心裏面,怎麼樣來瞭解你的內心,怎麼樣把自己的念頭管理好。在這個過程裏,最重要的是實踐,當然很多佛經都講一天讀多少遍會有它神妙的作用,這當然是在心誠則靈的依據之下。但是《金剛經》不在於讀了多少遍,《金剛經》一定要在你生活中實際實踐多少。所以這個角度說,不在於一次把整本書讀懂。

我自己的經驗,開始也是迷迷胡胡的讀,當然有些句子不是很好讀,它很美。但又有地方有感覺,又講不出來是什麼感覺。總而言之會找到一兩句話,你疑惑的話也很好,你就一直放在心頭,時時刻刻去思考這個疑惑,碰到任何狀況都會比對一下,這個情況《金剛經》講的說法跟這個是什麼關係。所以有疑惑也很好。但如果找到一言半語對你來講是馬上很有收穫和心得的,那也非常好,你乾脆就一直堅持它做下去。只要有一兩句讀的懂,慢慢的讀下去,當然就會逐漸發揮作用。發揮作用之後,慢慢的就像水會開,其他的地方也會慢慢瞭解。有了瞭解之後,又可以當做第二個根據第二個依據再去實踐,這樣可以反復來回。

當然過去的佛經有一個問題,或者不加標點,或者加了標點也是只加一個簡單的句號,這使得本身造成雙重的障礙,第一重障礙本來就是怎麼理解它,怎麼體會它,本來就是體會跟體驗,最後體現,把它實現的過程。所以有雙重障礙,第一個本身體會它就很困難,再加上有標點符號這些問題,從現在閱讀角度去看標點符號,常常斷句產生的問題也會造成理解不對,所以產生閱讀的困難。所以我就用現在標點符號的方法把它標一下,先解決閱讀上的體會問題,剩下我們只要集中精力對付意義上、道理上的體會問題就可以了。 
 
我首先聲明一下,這四句話都不是我在這本書想要講的,這本書裏面提到我過去12年一直在用這四句話提醒自己,但事實上這四句話有它的作用,可是就像《金剛經》講的,“一無所注而生其心”,相對於12年之前我的個性,什麼事情喜歡寧急不緩,寧大不小,所以我才想倒過來寧緩不急、寧小不大。可是我今天體會的,《金剛經》也不是讓你寧小不大,也不是寧大不小,到底是什麼,還是讀者自己去體會。就兩位讀者的解釋,其實都還好。

6發佈會現場.jpg 
 

第二部分:郝明義先生與佛經之間的良緣  

何婷:大家可以看到郝先生的穿著,還有他的配飾都不像一個佛教徒,但這都不影響你研究佛經。能不能講一下你神奇的經歷。 

郝明義:我這裏面提到神奇的經歷,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八九年發生的事情,1989年一個朋友介紹我接觸佛教,他送了一本《大悲咒》,放在抽屜裏也沒有讀。夏天的時候,有一天我碰到一個事情,夏天天亮的早,去到辦公室一個人沒有,無所事事就打開抽屜,看到那本冊子躺在裏面,就拿起來讀一讀,讀了一會兒覺得頭沉沉的,就放下了。不久就開始上班了。在白天的時候很想再去讀一遍,結果那天到下午的時候想要讀它的衝動很大,差不多三點鐘就翹班回家了,關在房間裏去讀。發生了很深刻的感覺。

最奇妙的事發生在第二天早上,當時濕疹非常痛苦,到夏天尤其是腋下,為了拄拐杖,一抓就頭破血流的,說生不如死當然稍微重了一點,覺得很痛苦,全臺北市的皮膚科都看的,沒有一家的藥可以解決。沒有想到讀完《大悲咒》睡了一個晚上之後,第二天早上起來發現,多少年不好事情,前一天腋下還血水淋漓的感覺,第二天一片乾燥,皮膚一點不癢了,只有顏色跟周圍皮膚顏色顯得深了很多。你沒有幹什麼,忽然間幾年來痛不欲生的感覺的一個隱疾不見了,有宗教信仰的人開始的時候都會被某一種神秘事件引起他的好奇,我也是從此開始東找西找,去找尋神秘的感應,當然談到因果關係、前世今生,每樣東西都很好奇。

這時候我很幸運,我有一個朋友,他也是禪宗的高手,他提醒了我一句話,他說學佛學佛學的是佛,不是學的神通,問那些東西幹嗎。我一想對,這時候我又讀了一段佛經,裏面有一個故事給我很深刻的印象。佛經裏面講,佛陀的弟子目犍連,他看到一隻鴿子,他馬上可以講出這個鴿子前面一千世的演變,各自發生什麼事情,因此到了今天這個鴿子。同時可以告訴你這個鴿子接下來一千世怎麼演化,它的因果關係演化到哪里。神通大的不得了,可以把一個鴿子前後一千世講的這麼清楚。別人問佛陀,如果目犍連神童這麼大,不知道佛陀您的神通在哪。佛陀講,如果鴿子身上的一根羽毛切成一千片,能沾到到底水呢?那就是目犍連看到的前後一千世。

我一聽到這個比喻覺得講的太好了,你要學神通能學得過目犍連嗎?你能講出前後一千世?即使講過來也不過是千分之一片羽毛,而真實的宇宙像大海那麼大,那你去碰這些東西幹嗎?永遠行不通的路。但是事實上,起碼在臺灣,有些人常常講看到你過去一世兩世,然後大家就去膜拜。所以看完那個佛經之後,我不被這種人所迷惑,一看到他們,我覺得目犍連更了不起。宗教為什麼稱之為宗教?就是有一些我們生活日常所謂的自然現象,沒法一下解釋,常常越是不相信這些事情的人,往往對一點事情打動。這是兩個極端,不然就是徹底不信,再不然一信就被莫名其妙的人隨便講你一兩點小事情就會被折服。

《金剛經》幫助我後面整個宗教的路子,讓我相信一切事情實修,都是自己的事情。這樣我就變成一個佛教徒,我就怕別人說我是佛教徒,所以不戴任何念珠、手珠,所以我一直沒有講,一直到2005年之前,我都是最徹底的黑戶佛教徒。平常日子我沒有任何的跡象,不會讓別人感覺到我是佛教徒。最重要的寶貝就是《金剛經》,我已經有它,不斷的讀它就好了。但是2005年的時候我家裏發生了一些狀況,我太太生了一場很急很怪的病,當然多時生死關頭徘徊的時候,我又重讀了《大悲咒》,感覺到宗教有宗教力量,最後我寫了一篇文章叫做“黑戶佛教徒的自白”,從此就不是黑戶了。但是這個習慣養成了,一直到現在我還是不愛戴念珠等等。 

何婷:剛才郝先生講到他神秘的經歷,這本書裏還有很多神氣的地方。郝先生也是臺灣著名的出版人,也是第一個把村上春樹引入臺灣的人,像《金剛經》是屬於東方非常傳統的經典,大陸和臺灣的讀者在閱讀習慣上有所差異,今天兩位出版人都來到了現場,在兩岸經典讀物的市場狀況是怎麼樣的? 

郝明義:這一點我要先感謝華文天下楊總、苗總願意出版這本書。這本書臺灣版是今年2月出版,不到一年時間大陸就有簡體字版。這一點我非常開心。並且編排各方面非常精緻非常好,非常感謝華文天下。經典的閱讀,兩岸都是非常重視的。當然有關《金剛經》這樣,讀者不管是用宗教的觀點來看,而是超越宗教之上,它真的是每個人管理念頭的一本書。其實佛是一個自己的自覺,並且可以幫助別人覺,並且過程還很圓滿。這樣講還是很複雜,所以我自己的說法是,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不被任何表像的困擾限制所困,並且每個人都有能力不斷提升自己的生命層次,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佛所謂的“覺”的意思,用白話文講就是這個意思。一個人只要相信自己的生命可以不斷的提升,總是不被一些因素所困,這些因素有些是客觀限制所破,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心念所困,他自己就是擺脫不掉某一次失敗的打擊,某一次失戀的痛苦,某一次猶豫的折磨,絕大部分人徘徊在原地,都是被一個東西困在那裏守在那裏。並且困在那裏、守在那裏的過程都是你講不清楚,你永遠是扯不開的。

我要講一個像是笑話但又不是笑話的故事,發明中文輸入法的那個人,他爸爸在臺灣是個大官,他們全家在打麻將,他爸爸一直在等一張牌,最後沒有等到。最後這個牌就臭掉了。後來他爸爸生氣把牌桌子掀翻走了。後來他們家裏人說,老張你知道老爺要三萬為什麼不打呢。他說我打他就胡了。我們今天打麻將是為什麼呢?為了讓老爺開心。那為什麼不打給老爺呢?那樣老爺就胡了。其實人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做這些事情,很多事情都是想不開的,很多事情明明知道只要這樣做就對了,但是非給自己理由不要做。然後又要問自己為什麼不這樣做,又給自己一個理由。大部分的人生都在重複這個事情,而《金剛經》所謂的“一無所注而生其心”,這句話可以倒過來念,“生其心而一無所注”,做任何事情不要被任何自己習慣的念頭所困住,你不要被自己習慣的念頭制約,這是一個反復對話,就是告訴你一個事情,不要被習慣的念頭所制約。 
 
苗總:大陸和臺灣在傳統文化傳統經典的看法,我個人和臺灣一些出版人、和一些讀者的接觸,我覺得和我們這幾年的文化背景有關係。大陸對經典,包括像《毛主席語錄》這樣的經典,我們要求就是信。有些東西,可能稍微年紀大一些的人有這個經歷,毛主席說的真理,這些東西是你沒有條件去信的。有些東西不許去考慮的,它肯定是你不許碰的。在臺灣,所有的東西我都可以自己去選擇,不管這些東西是神秘的還是宗教的,它的都擺在面前,由我們自己去選擇。另外考慮問題的方式更多元,並不是首先從對錯的角度考慮。大陸在一段時間以來,首先要判斷哪些東西原來是對的,後來是錯的,你不許出版,我也要抱著神秘的心去看。這個可能會經過年輕人對傳統文化也好,對經典也好,隨著時代的進步,年輕人在這方面會有自己的想法。我也很想問郝先生一個問題,您剛才說有一天到辦公室打開看了一下《大悲咒》,這個過程是不是也是一念之緣的東西呢?這個“念”又怎麼解釋呢?

郝明義:那個是某種機緣了。剛才講控制自己的念頭,他不見得能控制機緣,控制念頭跟機緣是兩件事情。最重要是調整自己念頭的時候,多少可以讓我們越來越接近發生好事的機緣可能性大一點,發生不好事情的機緣小一點。就像我剛才講的年輕人的例子,也是一個莫名其妙的,那天早上門沒關,這個時候如果調整自己的念頭,任何狀況下人家的門開了個縫,不要隨便推。把這個念頭管理好的話,後面的事情也不會發生。當然我不是說每個人調整好念頭,我也不是因為當時調整好念頭才有機會讀到影響自己那麼深的一本書。那個年輕人就算開門之後沒有殺,他們之間吵了一架,也會影響他很久,搞不好那年夏天起碼留學考試也考不好,他的人生也會發生改變。這些事情我們都搞不好能發生什麼狀況,我們只要把自己的狀況經營好,不要讓這些負面的東西進來。

世界永遠是這樣,有正面的東西一定有負面的東西,有光明一定有黑暗,有正面機緣就有負面機緣,有向上拉的力量就一定有向下拉的力量。我們怎麼樣調整自己的念頭,讓這個念頭比較乾淨的狀況下可以觀察,往這邊走的時候無意識的往那邊走,可能往那邊產生流血的可能性大一點,那你就不要跨過去,這邊的機會就會多一點。不要去想先找人算往右邊還是往左邊走機會比較大。我不贊成。人活著幹嗎?長這麼大幹嗎?就是靠我們的專業、靠我們的知識,碰到事情作出最符合自己能力的判斷。

這本書裏面不只是《金剛經》,後面還有一個《金剛經》解義,還有一個《六祖壇經》,還有《般若波羅密心經》,《六祖壇經》很有名,《心經》也是很多人讀的,但是《金剛經》解義大家接觸的比較少。我覺得《金剛經》解義是非常好的值得閱讀的書。我的形容《六祖壇經》是《金剛經》的小說版,《心經》是《金剛經》的濃縮版。在注解版裏面有一句話,在解釋什麼是智慧的時候,解釋說智慧不起愚心,善用方便。什麼是“不起愚心”,愚在佛家裏面就是貪嗔癡,不要被習慣性的念頭所左右。你碰到的機會,不要先用負面因素破壞它。像戰爭不是比較誰做正確的決定,而是比哪一方做的錯的決定比較少。同樣的,我們做事情的時候,要先減少做錯誤的判斷,所以不起愚心是對的。這是非常好的提醒,減少自己做錯誤判斷的時候,不要隨便起貪嗔癡的心。“善用方便”,你判斷好了事情,自然會用平靜的心情,善用各方資源和力量來做。但前提是你沒有貪嗔癡的心。回到苗總的問題,碰到機緣是一回事,當碰到機緣的時候看清機緣又是另外一回事。《金剛經》告訴我們當機緣來的時候,我們自己會怎麼樣更清楚的瞭解自己看待事情,不起愚心,善用方便。

何婷:《金剛經》是一個可以起到靜心修心的作用,就好比一把倚天劍一樣,但是很多時候現實生活中需要你不斷的奮勇向前進,這個時候需要一把屠龍刀,能夠帶領你向前進。郝先生是通過不斷閱讀好書找到自己的屠龍刀。我們下面有一個互動環節,大家可以談談一下對自己生命有意義的一本書。

觀眾:我自己也學佛,也打坐,對郝先生很多話也有共鳴。首先要感謝郝先生結合自己的心路歷程,重新闡釋了古老智慧,因為這個時代需要這個東西,古老的智慧相對于普通讀者來說難以理解,而你是用自己的心路歷程來寫,這是非常大的功德,應該謝謝你。我們知道歐美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盛行靈性附心運動,讓大家點亮自己的智慧之光,點亮自己身上的神性和神性,想問一下您對這個怎麼看的。內地這幾年有一批讀者在讀“克裏西納木提”,跟《金剛經》有些契合的地方,您是怎麼看待“克氏”的。我這幾年比較喜歡超個人心理學,像“肯威爾博”,他背後有一個核心的精神內核,無論是佛教還是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是一樣的,我喜歡他那本《恩從勇氣》。

郝明義:我倒是沒有讀佛教以外其他的書籍,讀的很少。2005年的時候讀過《第三條道路》,裏面有很多地方可以參考。但是它還是從工作上或者應用上對我的幫助,那本書印象很深刻的就是什麼叫鍛煉,鍛煉就是說你不但風雨無阻的每天跑多少圈,當你跑一圈回來別人都癱下的時候你要再跑一次。如果真的講其他宗教的話,像這本書裏面提到的,基督教的牧師,跟《金剛經》對照之後給我的影響很大。

剛才主持人講屠龍刀的事情,我在這裏解釋一下,我一直覺得《金剛經》在過去十幾年,我準備把自己的個性從寧急不緩調整為寧緩不急,我一直覺得《金剛經》幫助我把這些起心動念,因為我是不怕點子少只怕點子太多的人,總會東一下想到這個,西一想到那個,所以要控制自己,讓自己狂野的心收斂回來,所以這件事情上一直用《金剛經》練習,聯繫了12年。從這個角度來講很好用的是倚天劍。但是後來一想西方的宗教,所謂二十世紀初的這些人,每個人都信仰基督教、信教,認為自己是上帝的選民,勇往無前,創造最大的財富,做最大的慈善事業。覺得他們的系統非常邏輯清楚,你相信有一個神,你相信你是那個神的學徒,你相信所做的一切圍繞它,因此努力前進,賺到的錢也是“十一原則”,賺十塊奉獻一塊給它。我覺得這個邏輯太積極太好了。相對來講東方好象欠缺這個東西,佛教是教我們清心養性,可是信仰佛教的企業家也很多,可是我們沒有看過像西方在信教信仰之下這樣邏輯清楚的把信仰跟行為,包括最後要奉獻跟榮耀的事情那麼清楚的合為一體。

這個狀況下我想到,自己列了12年的寧小不大、寧緩不急,我就想去哪裡找一把屠龍刀,一方面幫助再重新活動起來,另外一方面我也希望這個屠龍刀帶給我類似像西方信仰裏面那麼清楚的邏輯,可以知道我自己的行動一面可以前進,但一方面又跟信仰結合,做的一切事情個我的信仰相結合互相對應的。信仰跟我的生命信念相結合上沒有問題,但是怎麼讓我往前有事業的衝刺創造我的財富,這件事情上有所不足,所以我一直在找這把屠龍刀。最後就找到一本書,也是去年的11月,對我的影響很大,讓我特別清楚的感覺到這是一個“屠龍刀”。因為裏面講的非常好,現在有很多書告訴你什麼叫秘密,比如所謂的心想事成,事實上都有矛盾的地方,講不清楚的。當你想的這個事情如果一直沒有出現的話你還會相信它嗎?這本書的作者歸納的非常好,對西方信仰下怎麼樣相信用他積極的信念一直往前走,彼此的力量是怎麼樣互相激蕩反復產生。但是還是沒法解答我的問題,它還不是我真正要找的“屠龍刀”。我到底漏讀了哪四個字呢?

《金剛經》一開始,一方面問你如何降服其心,還有一方面如何生其心,我只顧著如何降服其心。其實《金剛經》告訴你不僅要降服你的各種念頭,還在告訴你如何有經營的念頭。因為在當時我太專注於瞭解怎麼樣降服其心,所以我一直忘記在降服其心之前的。黑皮書第3頁說到,我只記得看“因和降服其心”,忘記前面的,你的心到底放在哪邊,你要怎麼樣發心,我忘記了前面的四個字。

何婷:還有誰可以和大家分享。 

觀眾:我看書不是很多,但是我最近關注動漫的選題,注意到郝先生的《阿鼻劍》,看書的時候覺得,一本書裏面有些話或者有些句子只要對你有用,你心裏有觸動,這就可以是你心裏的一把劍。我在看郝先生這本書的時候,除了鄭問老師的水墨藝術和郝先生佛經講故事以外,還想到了一點,這本書裏面有郝老師的大塊文化在裏面,因為這個書剛開始寫的時候,郝老師的經歷是剛剛開始做大塊文化,對創業來說可能心裏有很多困惑,再加上當時港臺的武俠小說比較盛行。我自己看書之後對自己的觸動,剛剛你也說到12年之後有另外一個發現,我想這種心力和心性的改變,這種發心會看到另外一個阿鼻劍。

觀眾:我是南方都市報記者,我先回答一下主持人的問題,什麼書對我的影響最大。我以前是一個特別不愛讀書的人,在我中學的時候,我在地攤上偶然間看到了李敖先生幾本書,從此以後我特別喜歡看書。所以我覺得李敖先生對我影響很大。但是自從那以後,我又讀了許多其他作家的書,但是作為一個里程碑,我覺得李敖先生是對我很重要的一個人。我想借這個問您一個問題,我記得李敖先生也說過,他說他自己是特別崇尚西化的人,他特別反對傳統文化包括佛教文化在內的傳統元素,他認為佛教是解釋重于原意的典籍,對這個問題您怎麼看?是後人解釋更重要,還是本身原著的意義更為重要?我們知道臺灣是佛教社會地位很高的地區,比大陸的社會地位相對來說更高一些。像一些著名的作家,比如金庸先生也是佛教徒,但是這些社會知名人士並沒有真正的去寺院裏面修行或者打坐,或者說吃齋念佛。您作為一個對於《金剛經》等等典籍有很多想法的人,你覺得在信仰佛教方面,形式上更重要還是心靈的歸屬感更重要?

郝明義:所有的經典都是後人注解的多。我覺得倒也不是說佛經後人注解的重要,任何經典都會有這樣的情況。至於說《金剛經》,佛教的經太多了,它不像基督教只有一部《聖經》,佛教的經很多,《金剛經》對我來講最重要的就是修行,它也需要注解,剛才我講的《金剛經解義》也需要注解,這些東西如果不是你自己拿去實踐,你不是真的相信它,並且從裏面體會出你自己的應用以及這些經典的句子對你的意義的時候,其實它還是不存在的。

不只是《金剛經》,也不只佛教其他經典,也是所有經典共同的問題,任何一個經典再怎麼相信它,你最後一定要到真的相信它,碰到一個關鍵時刻,你要不要為它粉身碎骨,你相信這件事情相信到你即使走到了一個懸崖,不管這個經是宗教的經還是哲學的經典,還是任何一部其他的相信理論,你要相信照這個理論這樣走,走到這裏的時候,再往前面走明明看到是一個懸崖,下去就粉身碎骨,你要不要走。你如果走另外一條路,那就不是這個理論所講的理論,也不是這個經典所講的經典,但是是另外一回事,也可以走得通,但是是另外一個事情。就在那一刻你要決定到底要不要跨下去。你真正相信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會發現它的美妙是怎麼發生的,你會知道自己真的在懸崖跨下去的時候,你是會真的摔下去。但是就算你摔下去的時候,原來你的左腿被絆,而不會掉到懸崖底下。相反的盪在中間的時候,你看到懸崖邊還有另外的山路可以走。但這些事情必須發生在你站在懸崖當口的時候,你要不要跨出那一步。最重要的是你要不要相信你一直相信的信仰,不管這個信仰是宗教的還是理論的還是任何信仰。這些東西都是我們在閱讀的時候最後一定要相信的。

不相信它的東西,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減肥書,通常我們都沒有辦法減肥,因為我們沒有按照作者告訴你一二三的方法做。所有的減肥書,所有教你學好英文的書都是一樣,這些書都可以教你減肥成功,都是可能教你把英文學好,減肥書和教英文書最多,很多人家裏買很多減肥書和英文的書,但是就是不能減肥成功,英文也不能學好。無論是減肥書還是英文書還是《金剛經》,最重要的是你真的要讀完以後相信,相信裏面的某一句話之後,就像減肥一樣花費你的決心和代價實踐,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比實踐更重要,這個實踐在減肥書如此,在英文書如此,在《金剛經》也是如此。 

何婷:不斷的相信信仰,並且在現實生活中實現這個信仰。下面是媒體提問時間。

媒體提問:作為一個讀者,我們也特別想瞭解您這本書在臺灣的銷售情況怎麼樣。

郝明義:比我預期的好很多。這本書最重要的是黑皮書,因為我自己讀《金剛經》受益這麼多,當然希望跟大家分享。我想怎麼樣能使這《金剛經》讓大家注意,就想寫一個導讀。後來一想敢寫導讀太大膽了,所以也行不通,就只好寫成了白皮書。看來是白皮書和黑皮書在一起,但事實上白皮書是黑皮書的推薦而已。在我原始的想法來說,這是很私秘的,可能跟讀者的關係比較遠。但沒想到在臺灣賣了很好。到今天臺灣也有很多人願意買來送朋友,我非常高興。因為這個開本跟這種製作方法是我跟美術設計很久的,因為西方的《聖經》常常做的開本,可以做一個版本,可以讓人帶著去旅行,很方便的閱讀。所以我希望《金剛經》做好之後,可以在我去旅行的時候陪伴我。後來有一位企業家跟我講,他去旅行的時候就帶著這本書。我覺得很欣慰,達到了我希望做到的事情。也碰到一個書法大家,他覺得拿在手裏很舒服,這樣的開本拿著很舒服。我很高興的是不到一年時間就有大陸簡體字版,這對我來講非常的意外,非常高興。

7讀者發問.jpg 

   
第三部分:最佳提問

提問:我有幾個問題。現在《道德經》或者說各種各樣的經學、禪學、道學,您會不會擔心年輕人讀了這麼多的經學,沒有能力駕馭這套系統,而導致內心比較混亂?第二個問題,在題目上可以看出您想寫星座,也想寫禪宗,您怎麼把這兩個結合到一起,或者說更偏向哪一個?生活中是不是真的運用星座學?第三個問題,臺灣最近出了很多類似于心靈雞湯的文學,包括前一陣《遇見未知的自己》有很有收穫,您這本書和他們那本書有什麼區別?第四個問題,您最希望年輕人從書中獲得什麼? 

郝明義:首先對星座的瞭解,我只知道我的星座是牡羊座,別的都不知道。因為牡羊座的特性是比較沖,我過去的個性也是一直衝,我過去讀《金剛經》想做的事情就是把這只橫衝直撞的牡羊不要那麼奔騰,反而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我並沒有說牡羊座的金剛經筆記,而是模樣的金剛經筆記,我並不是完全從星座出發的,我對星座沒有什麼瞭解。

第二個問題現在有這麼多的經,年輕人讀完會不會混亂。當然會混亂,各種理論的書太多了,人不同的屬性,要知道自己的傾向習性是什麼。一旦你接觸經典的話,這裏面的確有機緣的成份在。《道德經》對我來講,我也讀過,也覺得裏面講的東西非常棒,但是跟我的共鳴沒有那麼大,所以顯然我跟《金剛經》的共鳴非常大。所以每個人不同的。

我的建議是有幾個原則,第一個原則,如果真的覺得一本書對你好或者你相信它有收穫的時候,你就相信它,一直走下去。你不要在不同的宗教信仰裏面跑來跑去。在臺灣我們看到很多混亂的現象,有些人專職不是信仰,他的專職是換老師,今天換這個上司,明天換那個大師,他聽到什麼樣的大師法力高強他就去拜一樣。我絕對不贊成這個,這個可以混亂。就像治病的時候也知道不然走中醫系統,不然走西醫系統,不管怎麼樣你要相信大的治療系統。就像飲食也一樣,我們總要知道自己最適合的飲食是哪一類,別人講麻辣鍋好吃,但你的腸胃不適合又何必呢。當然不是所有的經典都要看,如果是涉及到宗教信仰,如果涉及到經典知識的閱讀當然無所謂,什麼樣的東西都接觸是好的,但是如果真的牽扯到信仰的時候,最好是走一個系統。

當然條條大路通羅馬,最後的真理很多地方是相通的。但是你不能一下向東一下又往西,往南又要往北,搞不好一直在原路打轉。《金剛經》是比較跨越的,它又可以用到人的念頭上,看自己的體會,你到底走哪一個系統,你相信一個系統之後就走這個系統。一旦你相信了,不論是像《道德經》這樣的系統還是像《金剛經》這樣的系統,還是西方《聖經》的系統,都可以,只要相信那個系統就照著走下去,那個系統發展到正常,所有路上碰到的問題,該怎麼解決,怎麼處理,都是有它的理論可以依循。這樣的狀況下最好找尋到相信一條路走下去,就像學知識,除非作者講的很差,根本不要放在書架上,如果你看《金剛經》不喜歡就不要留它。否則你覺得很好,講的東西很好的話,你就應該好好的照著它的方法不斷的思索、不斷的思考,不斷的前行,自然那本書就會開始跟你對話。

第三個問題心靈雞湯,勵志類的書當然很多,也可以幫助解決我們這樣的問題。一般只是入世的書教我們怎麼樣把握機會,甚至是怎麼樣改變個性,再深一點到怎麼樣調整習慣。但是《金剛經》不只告訴你怎麼把握機會調整個性創造機會,也不只告訴我們怎麼調整習慣來改變某些東西,它是告訴我們怎麼樣面對你的念頭,來調整你的習慣。所有談成功也好,談人生勵志的書,或多或少都會涉及到機會、個性、習慣這些東西,只不過對我來講《金剛經》最根本的是回到念頭。

何婷:發佈會到這裏就要結束了,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和讀者。也感謝郝老師和苗總。

(圖文由華文天下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t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