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吉兒.泰勒/天下文化

 本月的知識類書籍並未見突出者,權衡之下,我們選擇介紹一個境遇特殊的故事,吉兒‧泰勒的《奇蹟》。

 泰勒曾是一個中風病患,但與一般中風者不同的是,她的專業是神經解剖學家,她研究的正是腦神經系統。所以當一九九六年的某天早晨,她因為腦部出血而導致中風時,可想而知,那是一種既震撼又奇特的經驗。她可以把她所熟悉的知識,一一在自己身上印證,「哇,真是酷斃了」,「有幾個科學家有機會從內部去研究自己的腦袋功能和智能退化」?中風當時,她不但能辨認出各種症狀,而且能運用解剖學知識,知道是腦的哪些部位出了問題。除了這些學理上已知的事實,出乎意料地,在負責理性活動的左腦失靈後,她的意識進入一種安祥、寧靜、平和的狀態──她相信這即是佛教所說的涅槃境界。

 經過急救和手術後,泰勒開始了長期的復健,其過程非常艱辛,連識字、拼圖之類的基本能力,都得從頭開始。經過八年的努力,她才完全恢復正常,能再重新回到崗位,擔任教學和研究工作。

 關於腦和神經的科普著作為數不少,例如在薩克斯(Oliver Sacks)、在達馬西歐(Antonio Damasio)的書裡,都可以讀到許多令人難忘的案例。這些是來自於醫師觀點的描述,而《奇蹟》則是來自於另一方面的報導,泰勒身兼病人和專家的雙重身分,她的現身說法更有一種立即和親密的感覺,這種感染力除非是當事人,否則是無法達到的。

 但是,若把本書當成科普書來閱讀,對於書中所描述的知識,我們卻得要小心看待。作者身兼病人和專家的雙重身分,固然是本書最大的特色,但是冷靜客觀的知識介紹和鼓勵人們創造和享受美好生命的勵志話語,要把這兩者完美地溶合在一本書裡,卻絕非易事。

 作者為了提倡她所謂的情緒治療──在復健過程中自主地選擇要復原哪些情緒,改造自己的個性──在絕大多數的敘述中,都把左腦和右腦截然二分,似乎一切負面的東西都是來自左腦,而只要讓右腦全盤接管,就能形成完美的人格。對於勵志的目的,這些話固然有訊息簡單、明確的優點,但它也容易造成誤導。我們知道,雖然腦的各部位(就像人體的其他器官一樣)有各種不同的功能區分,它們得要合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器官。如果連大腦,我們都不能把它們看成一體,又怎能談到天人合一的高遠理想?

 類似的情形也出現在作者談論構成人體的五十兆個細胞,作者用大量擬人化的辭彙來描述它們,一再稱呼它們是「天才」,宣稱一個人的意識是「所有正在運作的細胞的集體意識」,還有「當我的細胞全都健康快樂,我就會健康快樂」。這樣的想法當然對復健大有助益,但細胞真的有意識,有情緒嗎?

 中文版的包裝和章節編排更強化了這種傾向。因為把出現在書中稍前的腦科學知識移到書末成為附錄,原先還多少維持的平衡就被打破,全書幾乎一味宣稱右腦好、左腦不好,到了附錄才說兩者是互補的,又有多少讀者能扭轉印象,重新接受這樣的訊息?

 同樣,《奇蹟》的書名也並非原文所有(原書名是My Stroke of Insight),作者的復原是藉由科學、現代醫學、個人的不懈努力及週遭親友無止盡的關愛,這裡頭不涉及任何超自然的力量,沒有奇蹟和神恩。

 辨明我們要如何接收和看待書中訊息,是閱讀本書時不可不注意的。(趙學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t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