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談論 IQ 時,我們必須記得的第一件事是:IQ(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力商數)並不等於智力。嚴格來講,它指的只是智力測驗的得分,這分數可以反映受試者智力的某些面向,但是絕無法完整、準確地呈現其智能。

至於IQ的定義也常有誤解。最常見的解釋:IQ是心智年齡除以生理年齡所得的商,再乘以一百。所以,一般人的智商是100(因為智能發展與生理發展相當),智能超出平均的人高於100,而且愈聰明分數愈高,反之亦然。

這固然是智商的原始定義,但只要稍加細想,就知道這種定義實施上有困難。舉例來說,假如一個10歲的小孩測得的心智年齡是15歲,依此得出其智商是令人欣羡的150。那麼等到他50歲呢?如果我們仍說他的智商是150,是否表示他的心智年齡相當75歲?或者要每年一測,得到一個不斷變動的智商?[1]其實這個定義早已被放棄,現在計算智商的方法是把原始分數,予以標準化所換算出的一個數字,用來表示受試者在鐘形曲線上所在的位置。曲線的形狀、曲線的中心點,都是人為決定的。

既然智商是標準化之後的數字,IQ值的差距就不會太大。舉例來說,超過130,或低於70的人數,各都只佔總人口的2%;超過145的更是只佔0.13%。那麼,我們該怎麼解釋網路上到處查得到,號稱全世界最聰明的Marilyn vos Savant 小姐,高達228分的智商?事實是,Savant 是在10歲時做的智力測驗,測出她的心智年齡相當於22歲又10個月,因為她用的是使用舊制的史丹佛-比奈量表,直接換算即可得出228分。但是即使採用舊算法,史丹佛-比奈量表也明文規定智商的上限是170,不可能更高。也因此,心理統計學家Alan Kaufman 才會在承認 Savant 的卓越才識的同時,也直言228是不存在的「虛數」,當初替她做測驗的心理學家根本是失職[2]。

日常所聞所見的智商常識往往如此----把一些多手傳播的訊息,不加分辨、無視脈絡地拼湊在一起,但因為複雜難解的觀念化約成數字,而數字不但可以比較,又可以輕易轉換成標籤,以供互相標榜[3],於是就以訛傳訛地流傳不絕。

假如IQ在現代社會是一種迷信,那麼在以前則是不折不扣的暴政。《智力測驗的歷史》的主旨即在追本溯源,揭露 IQ 這一段不太光采的過去。

測量智能而且予以量化的想法源自於十九世紀的英國人高爾頓(Francis Galton,1822-1911),但是這位優生學之父卻找錯了方向,他試圖藉由測量人的體能和感官靈敏程度來得出智力,卻終究徒勞無功。其後,另闢新徑,建立智力測驗原型的是法國人比奈。他的研究長期被冷落,直到二十世紀初,因為實施國民義務教育政策,需要區分正常學童和智能不足的學童,他的研究才找到了用途。

數年後,比奈的測驗被引入美國。在此出現了第一次重大變化,亦即和優生學的觀念結合起來,智力測驗被用來篩選移民。後來,被判定為智能不足者更有可能被送進收容所,甚至被強迫施行絕育手術(所謂「消極的優生學」)。另一方面,美國由於參加第一次大戰,軍方需要有方法來快速鑑別新兵的能力,於是原來只是用於特殊教育、一對一實施的測驗,就變成針對一般人、集體進行,用來把所有的人排出等級的測驗。經過戰爭的全面推廣,接納智力測驗的社會環境已經成熟,它不只是用於找出有學習障礙的學童,也用來挑選資優生,以便積極栽培(所謂「積極的優生學」)。人人都可以被標上一個IQ值,也樂於互相品評優劣。至此,IQ的勢力遍及了智能分布的每個區段。

本書作者 Stephen Murdoch考察了智力測驗百餘年來的發展歷程,細述其中的起伏轉折,以及種種血淚故事。本書的最大特色是書中豐富的故事軼聞,Murdoch仔細地爬梳文獻資料,還原出重要的歷史場景,敘事中不時穿插的小故事,更增添了真實感。作者的行文並不求客觀,他反智力測驗的立場是很鮮明的(本書原名就直指IQ是一個「失敗的想法」),放手去寫,更強化了故事的感染性。其缺點則是,如此一來,等於也放棄了與立場相左者對話的可能,限制了本書的說服力。最顯著的例證,是作者從未明確解釋IQ 為何失敗,彷彿遍數它的黑暗歷史,其失敗就不證自明了,至於它近年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發展,則幾無著墨。

談到批判智力測驗的著作,我們不免要想到古生物學家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的經典作《The Mismeasure of Man》。兩書儘管主題相同,素材涵蓋的範圍還是有所不同。寫作取向上,古爾德偏重理論,文字較艱澀,Murdoch則以敘事為主,較流暢易讀。兩者恰可形成互補,沒有誰取代誰的問題。

本書的翻譯在細節上有時失之準確,但大體輪廓是清楚的。另一點可能會造成誤解的是封面文案「我的智商69分,我在哈佛大學畢業」。這句話是作者解釋他的寫作動機時的玩笑話,他說希望能有像這樣的戲劇性理由,但其實不是。

註釋:

1. 設計這套計分法的是史丹佛大學的 Lewis Terman。對此,他的解決辦法是在計算成人智商時,把分母強制規定在16歲,後來又降為15歲。兩個數值都是人為決定的,後來的研究證明兩個值都不正 確。參見Alan Kaufman, 《IQ Testing 101》,第二、第八章。

2. 見 Alan Kaufman前引書, PP.103-107。

3. 例如「140分以上是天才或近乎天才」的話,在網路上仍到處可見。這是出自1916年第一版史丹佛-比奈量表,這個級距及用語都早已不存在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t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