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這對兄弟有著極相似的成長歷程。他們年紀都不大,一向遭受漠視,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或許這是成長必經的痛楚?──直到最近情勢才有了轉變,但是發展方向略有不同:科幻小說成為值得重視、也有名家參與的文類,算是獲得了名聲;科幻電影則是大行其道,既躋身商業片主流之列,也深深走入通俗文化之中。流行程度如此,但這些科幻片裡的科學正確度如何?這就是《雙面好萊塢》所處理的問題。

書中討論了約一百部電影,除了科幻片,也包括了科學家傳記和記錄片。發行年分最早可回溯至二十世紀初的經典老片,最晚遲至2005年,但絕大多數都屬於1980年代之後,讀者較熟悉、也較易找到的片子。本書英文書名副標題Movies, Science, & the End of the World 的「世界末日」是關鍵詞,它暗示本書的選片傾向以災難片為主。

全書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自然界的威脅」討論外星人入侵、彗星或小行星撞擊,以及溫室效應和其他地球自身的天災。第二部「人類製造的威脅」討論核子戰爭、複製人、傳染病及人工智能。第三部「好的、快的和真的」則是對照比較電影裡和現實中的科學與科學家;另外,出於趣味考量,作者並且選出自己心目中最好和最差的科學類電影,分別頒發金鷹獎和金火雞獎(木火雞或許更合適?)。

每一章的前半部是幾部代表作品的劇情大要,後半則是所涉及學科或主題的非常簡短的入門導介,觸及的題材以外星生物學、遺傳工程、機器人學、地球科學為主。對於想知道自己喜歡的電影到底說得對不對,或是想對這些學科有些基本了解的觀眾,這是一份頗有用而且也富趣味性的教材。

科學正確並非判別科幻片好壞的唯一標準,甚至不是最重要的準則,否則,我們只要有Discovery之類的知識頻道就夠了。成為一部好電影的前提是「好看」,如果能引發人思考則更佳;科幻片尤其如此。作者本人也很清楚這一點,對於這項可能的偏失,很有意思的是,他是在頒發金鷹獎和金火雞獎的章節裡,藉由對電影優缺點的評論來彌補。

將本書的片單與近幾年的電影比較,我們可以發現作者至少遺漏了兩個趨勢未加處理,一是毀滅性的生化災難,如 28 Days Later(2002), I Am Legend (2007);另一是短時程的時空旅行,如 Daja Vu (2006)。這些或許是由於發行時間太近,或許是難以說起而略過了。有興趣的讀者不妨效法書中範例,自己也來做求證和查資料的功課。

本書翻譯及譯註頗有一些錯誤,不免損傷了本書的原意──更正流行文化中的科學謬誤──這是一項可惜的遺憾。(趙學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t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